捷顺科技:2021年04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捷顺科技资讯
2021-04-27 00:00:00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1-04-26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投资者关系活动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类别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电话会议)

国盛证券:杨烨、黄诗涛、陈泽青,海富通基金:刘欣瑜、华商基金:金曦

东方阿尔法基金:陈渭文,摩根华鑫基金:李子扬,嘉实基金:谢泽林

参与单位名称及 相聚资本:刘文祥,渤海人寿:王雪峰,国君自营:楼剑雄,煜德投资:冯超

人员姓名 信诚基金:夏明月,宽潭资本:雯妮,南方基金:雷嘉源,天风资管:任智宇

朴易资产:尚志强,华夏久盈:肖桂东,交银理财:陈润民

上海仁布投资:董冠群,才华资本:赵汉霆

时间 2021 年 4 月 26 日下午 15:00-16:00

地点 深圳市福田区龙尾路 10 号捷顺科技

上市公司接待人

董事长:唐健、董事会秘书:王恒波、证券事务代表:唐琨

员姓名

一、公司 2020 年度经营情况介绍

2020 年,整体而言,无论是对社会还是行业,都是比较特殊的一年。上半年面
临的疫情比较严重,而我们的业务都是线下拜访式的,且项目实施到客户端去,其实
对我们有比较大的影响;下半年疫情好转一些之后,又面临核心芯片的断供和切换芯
片等等。面对上述情况,我们还是坚持了我们原来的发展战略,公司上下克服了这些
投资者关系活动 困难,实现了在 2020 年收入和利润的都双增长。

主要内容介绍 2020 年,公司的经营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1、在新业务的带动下,公司新签订单较去年增长 34%,是过往几年增速最快的
一年。公司 BCG 业务协同效果显著,在新业务的带动下,传统智能硬件业务保持稳
健发展,较去年增长 17%。

2、新业务实现规模化发展,呈高速发展势头:


(1)捷停车业务新签订单增速超 50%,线上停车运营收入增速超 34%,基本实
现盈亏平衡。在业务数据方面,覆盖停车场超 1.6 万个、年末周日均线上交易笔数突
破 180 万笔、触达用户数达到 3,200 万、全年交易流水 40 多亿,捷停车业务已发展
成国内领先的智慧停车运营一体化企业。

(2)软件及云化服务规模化增长,该业务(不含上海捷羿)收入增长 62%。其
中重点业务云托管车道数从 2019 年的 1,000 多条到 2020 年的 4,000 多条,天启 SaaS、
云停车、云门禁服务项目从 2019 年的 500 多个到 2020 年的 2,400 多个。

(3)城市停车业务实现大的突破,全年新中标大大小小的项目 21 个,新签订单
增速超 500%,营收增速超 200%。

3、公司现金流明显改善,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54 亿,相较于 2019
年的负 6,000 多万实现大幅提升,也扭转了连续两年现金流为负的情况。

4、随着公司业务远程化、云化的不断推进,大幅减少了现场客服人员成本投入,
以技术手段进行远程实施交付、运维,客户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得到持续提升,2020
年客服人均服务客户量增加 35%。

二、公司 2021 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介绍

2021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了收入和利润双 50%以上的增速,新增订单增长达到
了 82%,为公司新的三年规划开了个好头。其中重点业务软件及云服务的增速其实
达到 120%以上,新业务占比持续提升,为全年的业务发展奠定了好的基础。

三、公司发展规划

公司总的战略方向是实现从产品到运营服务的转型,通过全面云化,使公司成一
个以云为核心,在设备的基础上提供停车场的经营服务的企业。我们拥有本行业内大
量的技术投入和创新,在停车场设备的基础上,我们看准了停车场的经营和服务,通
过我们的运营服务为车场客户创造更多增值价值,也为广大车主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停
车服务。

外部市场方面,中国的市场从深圳改革开放开始,经济的蓬勃发展已经覆盖到全
国的每一个城市,汽车保有量和停车需求的持续增加对我们行业的需求就更显著。近
年来国内智慧停车业务的持续发展,使行业空间从原来的百亿级设备空间,到千亿级
的车场运营服务空间,甚至到更大万亿级的停车费市场。这个时候我们适时地进入到
每一个城市去,我们对行业的发展空间是很乐观的。


内部机制方面,一方面,我们鼓励业务部门裂变式发展,形成了业务年薪与业务
规模相关联的机制。以前我们的组织裂变是总部来开新的分公司,现在我们采用分公
司“生儿子”的方式,效果很好,今年就新开了 10 家分支机构。另一方面,我们不断
提升公司内部管理的数字化水平,做到更智能、更高效、更低成本、响应更快;同时
公司多年的发展也储备了一批行业内优秀的管理、市场、技术人才,并且在组织能力、
机制,内部运作模式形成比较完善配套,有这样的内部基础,使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很
有信心。

四、问答环节

1、近期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公司有何应对措施?

答:2020 年底以来,大宗原材料包括金属材料、电子元器件、芯片等材料价格
持续较快上涨,确实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成本增长的压力。公司已经通过优化供应链、
更换核心部件、优化成本结构等方式缓解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的影响,包括公司年
初已经提前锁定了一批核心材料的价格,我们认为公司有能力消化这种短期的压力。
当然,公司会考虑市场整体水平以及客户接受程度,但是也不排除在原材料进一步上
涨的情况下,公司可能会采取调整产品价格的做法。

2、公司如何评价智慧停车行业竞争格局?

答:智慧停车行业经过初期的粗放发展期后,停车行业回归服务车场运营方和车
主的本质,市场更趋于理性和有序。行业的业务模式逐步清晰,客户也更加成熟,一
些规模小、能力弱的企业已经或将逐步退出市场。而行业头部企业,会以来其已形成
的规模优势、模式优势、经营能力优势,在市场的竞争力会更加强化,市场份额也会
进一步得到提升,这是行业当前的发展趋势。

3、公司现金流改善的原因

答:公司从 2018 年开始,为了快速拓展捷停车车场,增加市场的覆盖,我们推
出了分期付款的业务,我们加大了大客户业务的投入,这几个板块其实都是吃现金流
的,因为它有个账期,要先滚动,所以我们 2018 年的现金流是-1.5 个多亿,2019 年
-6,000 多万。今年就现金流转正达到了 1.5 个多亿,跟净利润基本匹配了。改善主要
包括两个方面:(1)新业务带来现金流的改善。包括云托管、智慧停车运营,都是
以回款来做收入的。只要做了项目,每个月都有款回,这个规模的增加会改善公司的
现金流。(2)原来的分期付款的业务随着云托管的推出,规模在变小,再加上原来


的账期滚动起来之后,达到了一个平衡,大客户的回款也有提升。在这几个因素的作
用下,我们的现金流明显改善。我们自己判断,随着我们战略的发展,我们新业务的
规模持续增大,我们的现金流还会得到更大的改善提升。

4、公司云托管业务目标客户群体是哪些?大的商业地产公司对这个需求如何?
答:云托管业务的核心逻辑是帮停车经营方降本增效,只要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
的停车场,都能算我们的客户。目前就云托管市场而言,云托管主要有以下客户类型:
(1)停车场里边商业性的停车场,它是对云托管是需求更强烈的。比方说写字楼,
酒店、购物中心、机场等,因为它们都是以临时行车为主的,云托管应用是覆盖面是
非常大的,我们现在做的云托管项目里,有一多半就是这类型的客户。(2)社区停
车场,这里面可能就要分类了。有一些老旧小区,本来停车场跟人行都是一个口,那
个时候是不可能省掉人的,所以这种它就不一定适合了。而一些是近 10 年新建的小
区很多都实施了人车分流,人车分流之后人走人的门,车走车的进出口,那么车的进
出口它就可以做到云托管。我们现在做的云托管项目里,有 40%左右都是从社区客
户。

目前云托管业务的针对不同规模客户的开展逻辑是:(1)中小型客户,如果规
模小于 100 条车道,客户自建坐席是不划算的,所以针对这些客户,采取整个云托管
从平台、到线上服务、到坐席全是托管到捷顺这里。(2)有一定规模的客户,比方
有些大的地产集团等,它的规模可以支撑自己来建坐席,我们就支持客户自建坐席,
我们负责提供设备、平台和线上服务能力。

总的来讲,云托管业务的适应停车场范围还是相当广泛的,我们认为市场上大部
分停车场都是云托管的潜在客户。

5、传统业务和云托管业务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我们目前内部是怎么协调的?
考核怎么平衡?

答:是会存在这个问题。从合同规模看,对同一个项目,云托管业务销售的销售
额在 5 年的合同周期内相对于单卖硬件放大 4 倍多。但是如果在当期看,因为云托管
业务是按月回款算收入的,假如说是今年四季度做的,它只能算两三个月的收入,可
能还比不上卖硬件的收入,所以这里面短期会有一个冲击。但对我们来讲,我们还是
看长期为主,因为云托管其实把收入放大了,只不过是放在未来的订单里了。所以我
们还是会优先重点发展云托管和云化业务。


6、目前,捷停车业务进展如何?

答:捷停车各业务数据继续创新高,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捷停车实现联网停
车场近 1.7 万个,线上触达用户突破 4,200 万,日交易笔数突破 180 万笔/天,去年全
年交易流水超过 40 亿。特别是捷停车用户数增长比较快,2020 年初是 1,300 万,年
底 3,200 万,到目前已经超过 4,000 多万。今年公司原定的用户发展目标是到 6,000
万,目前从增长态势来看,这个目标应该是能超额完成。

附件清单 无

日期 2021 年 4 月 26 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