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研院:300732设研院调研活动信息20191105(2)
设研院资讯
2019-11-05 00:00:00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情况介绍及未来发展展望

一、基本情况
1、历史沿革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成立于1964年,原为省交通运输厅所属的事业单位,2007年经省政府批准改制为混合所有制的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10月,再次进行股份制改造,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2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证券简称:设研院,证券代码:300732。
设研院是河南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龙头企业。
2、股权结构
通过上市以及上市后的两次股份转增、一次并购中赟国际后的定向增发,公司目前共有股本191875842元(约1.92亿元),折合191875842股(1.92亿股)。其中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机关服务中心作为公司的国有法人股东持有14.18%的股份;河南交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作为社会法人股东,持有32.67%的股份;包括刘勇等自然人股东、二级市场股东在内的股东共持53.15%的股份。
3、资质情况
拥有公路行业设计甲级、市政行业(排水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城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甲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设计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工程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工程测量、不动产测绘)甲级、工程咨询(公路、市政公用工程(市政交通))甲级、工程监理(公路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甲级、工程试验检测甲级等20项甲级资质,能源、安全等甲级资质10余项,业务范围覆盖公路、市政、建筑、环境、能源等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4、设研院的管理架构
公司按法律规定建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组成的企业治理结构。目前,设计院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董事),设董事长1人,副董事长1人;公司董事会聘任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9人、董事会秘书1人、财务总监1人;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人任监事会主席。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等四个专业委员会。
公司下设37个部门和单位。
11个职能管理部门:董事会办公室、综合管理部、市场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生产管理部、技术质量部、投资与战略发展部、科技信息中心、建设管理办公室、审计部。

19个业务技术团队:交通规划院、城建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一院、设计二院、公路与市政规划设计院(设计三院)、公路与水运设计院、国际工程设计院、建筑规划设计院、交通工程与物流工程设计院、城市交通与地下工程设计院、景观园林与市政工程设计院、桥梁设计研究院、工程勘察院、工程造价与技术咨询中心、工程测绘与地理信息研究院、公路养护设计研究院、工程审核中心、工程BIM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数字多媒体制作中心。
4个全资子公司:河南省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河南高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河南交院工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安聚通实业有限公司。
3个控股子公司:中赟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河南中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河南瑞航机场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省外机构:设立了雄安、浙江、甘肃、西藏、重庆、云南、广西、桂林、海南、成都、福建、漳州、洛阳等13个分公司,在西安设有办事处。
海外机构:在柬埔寨、孟加拉国设有分公司,在老挝设有办事处。
研发机构:公司设立1个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工程技术研究院,共设10个研发中心,分别为: 1个国家行业研发中心——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材料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高速公路养护智能决策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桥梁安全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隧道施工运营安全技术、公路地质病害防治技术工程实验室,5个专业技术研发中心——河南交通运输战略发展研究院、道路安全与智慧交通技术研究中心、公路灾害防治技术研究中心、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目前,与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战略合作单位20多个,公司有专门的部门跟踪相关项目,力求达成更多的合作成果。
5、人才架构
近年来,公司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多种途径广揽人才,以满足公司发展和新业务拓展的需要,截止2019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达到1920人(含中赟国际),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勘察设计大师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5人,拥有正高级职称人员89人,高级职称319人,中级职称员工683人,国家各类注册工程师316人,博士后、博士、硕士740人,构建了以设计大师、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创新型博士团队为领军人物,层次多样的阶梯型人才队伍。
二、业务发展情况
2014—2018年的五年间,公司营业收入由3.75亿元增加到11.38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4.83%;净利润由0.37亿元增长到3.02亿元,复合增长率达52%。
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为11.38亿元,同比增长21.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2亿元,同比增加31%。
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为8.50亿元,同比增长33.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3亿元,同比下降12.89%,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与上年度同期持平。截止2019年9月底,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2.0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6%。
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94万元,而去年同期现金流量净额为-9794万元,现金流显著改善,收款效果良好。
三、科技创新情况
设研院在高速公路改扩建技术、特大桥梁设计、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成套技术、公路桥梁实验检测、岩土工程等诸多方面拥有全国领先的经验和技术。
公司先后荣获包括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铜奖在内的国家级奖励30余项、包括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在内的省部级奖励210余项。
2011年,设研院被认证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上市后,自2018年至今,公司已投入研发费用9750万元,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研发创新能力。
一是交通运输部行业研发中心建设进展顺利,组建了由3位工程院院士担任顾问,国内多位知名专家担任委员的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技术委员会。
二是“河南省智慧公路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公路养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先后获得省科技厅批复并立项建设。
三是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仅2018年,公司就获得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10项,目前设研院共拥有各类专利90项。
四是拟投资建设“设研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产业转化创新基地项目”。 公司拟在原阳县政府规划的中国制造2025新乡(原阳)示范区内购买土地使用权400亩,推动科研成果的“产品化”和“产业化”落地,推进公司在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全产业链布局。
四、未来发展展望
2019年8月,公司董事会通过了设计院五年发展规划(2019-2023),聚焦交通、城建、能源、建筑、环境五大领域,力争几年内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工程技术综合服务企业。
1、交通领域
交通设计是设研院的传统主业。目前公司在交通领域的业务有稳定的增长空间:一是河南省到2030年规划高速公路10050公里,截止2018年年底的通车里程为6600公里,还有较大的增量空间;根据河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公司按照有关部门的指示正在对高速公路规划进行调整,预计还有较大的增量空间。二是河南地处中原,区位优势明显,高速公路过境车辆占60%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量的增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市场拥有较大的增量空间。三是随着高速公路设计使用年限的临近,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大。十三五期间,河南省高速公路养护投入60亿元,比十二五增加45.3%;普通公路200亿元,同比增加14.9%。设研院开发的“河南省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管理服务平台”将为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养护等提供数据、信息和技术支撑。四是省内干线公路也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五是交通作为公司的传统主业,也积极向省外、海外拓展业务,输出技术,经营效果良好。
公司未来在该业务领域的发展思路为“稳”。交通领域设计咨询业务是设研院发展的基础,需要通过服务水平、生产效率和技术能力的持续提升,保持业务的稳定;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技术实力;通过以提升客户价值为目标的资源配置,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特色化服务;通过深耕省内市场,迅速拓展省外市场,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实现业务领域的扩张。
2、城建领域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国家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为设研院城建板块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政策红利和发展机遇:一是河南是传统的农业大省,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这一背景下,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大量的市政工程项目上马迅速,目前河南省在城建项目上投资的同比增速远超交通项目。二是郑州市已被国务院明确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17-2035年)》要求,在2035年,郑州人口规模达到1350万人,城镇人口比例达到90%,城镇人口比2016年增加约550万人,政策红利巨大,且效果持久。三是国务院大力支持中原城市群建设,作为全国七大城市群之一,国务院批复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共包含5省30座地级城市,而河南就独占18个。中原城市群建设的不断推进,必将极大促进区域内的城镇化进程,为公司开展城建业务带来更多机遇。
公司未来在该业务领域的发展思路为“快”。公司将树立“大城建”的发展思路,实现业务的“一个提速,两个升级”:抓住城建快速发展的机遇,促进队伍建设与市场开拓全面提速,形成新增长极以及由传统城建交通勘察设计向区域综合规划设计的业务能力升级,由城市路、桥、隧勘察设计向风景园林、水处理业务延伸的城建业务的全面化升级。
3、建筑领域
在建筑领域,国家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着力推动平衡发展,不断推动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一大批区域性规划的发布,推动我国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需求旺盛。《河南省建筑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要求,力争到2020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4000亿元。同时,建筑绿色化、智能化、节能化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BIM技术的应用,为建筑设计行业技术升级和管理模式创新提出更高要求。
公司未来在该业务领域的发展思路为“升”。在立足现有建筑业务的基础上,全力推动建筑领域业务由公路配套建筑为主向公共建筑、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勘察设计全面转型升级,借助BIM技术及公司协同设计平台,加快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及推广,全面提升公司建筑设计水平,力争三年内打造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全域型交通建筑设计品牌。
4、能源领域
据国际能源署(IEA)《全球煤炭市场报告(2018-2023)》预测,煤炭仍然是全球能源系统的核心,未来5年,全球煤炭需求将保持稳定。我国煤炭行业“低增速、低增量、低碳化和资源约束严、生态约束严、环保约束严”的“三低三严”的新常态已经确立,高强度、低水平的煤炭生产和消费模式已经终结,煤炭行业已经走向结构调整、精细化发展的新时期。生产的绿色化、无人化,利用的清洁化、低碳化成为煤炭行业的发展方向,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能源领域业务不仅包括传统的煤矿、洗煤厂的设计与运营,还包括地热能、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设计及非煤矿山、地下工程、冻结开掘、固废处理、智能厂房等工业设计,业务转型弹性较大,市场空间广阔。
公司未来在该业务领域的发展思路为“拓”。面对趋紧的市场前景,实施能源领域的“内外齐进”,一是立足中赟国际在行业的品牌、技术积累和完整产业链优势,提升规划引领、多元化服务、总承包管理等能力,加快拓展晋、陕、蒙和国外新市场,保持能源设计及相关业务的持续发展;二是紧扣煤炭、电力行业产业升级、绿色生态、安全环保等政策导向,加快向新能源、安全防灾、绿色矿山等领域转型;三是储备技术,整合资源,创新驱动,积极培育智能矿山、智能厂房设计等新业务。
5、环境领域
在社会需求和政府推动下,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环境领域发展带来新机遇,根据《全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5-2020年)》,到2020年,我国环保投资占GDP的比例将不低于3.5%。随着绿色发展走深走实、节能环保技术加快推广应用、打好污染攻坚战深入推进,将为生态保护修复、城市生态建设、绿色交通、新能源等开辟新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国家发改委于去年11月发布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涉及河南信阳市、驻马店市、周口市、漯河市、商丘市、平顶山市和南阳市等七个地市,将建设淮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带、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带、新型城镇化示范带、中东部合作发展先行区。该发展规划的实施,将会极大促进设研院水环境治理、环保、市政等业务的开展。
公司未来在该业务领域的发展思路为“育”。公司将着力推动“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以增加技术积累和科研储备为抓手,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逐步开展环境工程业务领域的土壤治理、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废危废治理等业务市场,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综上,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为:公司设计咨询主营业务稳步增长,其中城建、建筑领域设计咨询业务保持中高速增长,力争到2023年交通以外领域业务收入占比超过40%。
力争2020年启动设计综合甲级资质的申报工作,2021年底前取得证书。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