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易创新: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2-001)
股友79h723y029
2022-05-05 00:00:00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证券代码:603986 证券简称:兆易创新
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2-001

调研日期:2022 年 4 月 28 日 调研时间:16:00-17:00

调研地点: 电话会议
接待人姓名及职务:CEO 程泰毅,COO 舒清明,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晓燕, 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孙桂静
来访人员(共计参会单位 353 家):

72 point、Ariose China Growth Fund、AROHI Asset management Pte Ltd、Bank of America、
BlackRock AM North Asia Limited 、BRILLIANCE - BRILLIANT PARTNERS FUND LP、
Causeway、Chung Grand Alliance、Citi、CLOUDALPHA MASTER FUND、DAUNT LESS
MANAGEMENT、DymonAsia、GICPrivateLimited、GreenCourtCapital、GuotaiJunanFinance
(Hong Kong) Limited、HelVed、HSBC BROKING SECURITIES (ASIA) LTD、Keywise Capital
Management (HK) Ltd、LaiCiti、MarcoLam、Mogarn stanly 、Neuberger Berman Singapore
Pte.Limited、Pleiad Investment Advisors Limited、Power Corporation of Canada、Prudence
InvestmentManagement(HK) Ltd、RWCASSETADVISORS (US) LLC、TengYuePartners, LP、
TRIVEST ADVISORS LIMITED、TT International、TYBOURE、UBS Asset Management
(Singapore)Limited、WangManulife、WellingtonManagement、WILLIAMBLAIRINVESTMENT MANAGEMENT,LLC、WTAsset、ZealAssetManagementLimited、阿尔法工场研究院、安信 基金、安信证券、百年保险、百年人寿保险、保银投资、鲍尔太平、北京城天九投资有限公 司、北京宏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泓澄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星石投资、奔流基 金、碧云资本、标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博道基金、博鸿资产、博时基金、博远基金、渤海 人寿、才华资本、财通资管、琛晟资产、澄明资产、创金合信、大成基金、大家资产、大朴 资产、丹翼投资、淡水泉投资、道合投资、道仁资产、德邦基金、德邦证券、德亚投资、砥 俊资产、顶天投资、鼎屹投资、东方阿尔法基金、东方红资管、东方证券、东莞证券资管、 东海基金、东海证券资管、东吴基金、东吴人寿、东兴基金、东亚前海证券、东证资管、敦 和资产、丰琰投资、沣沛投资、福建泽源资产、复华投信、富达国际投资、富国基金、富蘭 克林、高华证券、高盛证券、高毅资产、亘曦资产、工银瑞信基金、光大理财、光大证券

管、广发证券、广州由榕资产、国都基金、国海证券国华人寿、国金证券、国金资管、国君资管、国开证券、国联安基金、国联证券、国林证券、国融基金、国盛证券、国寿安保基金、国寿养老、国泰基金、国泰君安证券、国泰君安资产管理、国投聚力、国新投资、国信证券、海岸线投资、海富通基金、海通证券、瀚亚投资 QFII、杭银理财、杭州信持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好奇资本、合众易晟、合众资产、恒复投资、恒越基金、红杉 QFII、红塔证券、红象投资、泓澄投资、泓德投资 、泓铭资本、鸿德基金、华安基金、华安证券、华安资管、华宝基金、华创资管、华富基金、华美国际、华璞资产管理公司、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商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泰证券、华西基金、华夏基金、华夏久盈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华夏未来资本、华新证券、华鑫证券、汇安基金、汇丰晋信、汇丰证券、汇华理财有限公司、汇添富基金、惠升基金、混沌投资、嘉实基金、建信保险资管、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建信投资、建信养老金、江苏第五公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江信基金、交银、交银人寿、交银施罗德基金、旌安投资、景林资产、景熙资产、九泰基金、凯曼德、凯石基金、柯路博迈 QFII、雷根基金、雷根资产、利沃基金、瓴仁投资、龙腾资产、陆普投资、路博迈 QFII、马可波罗资产管理、麦格里证券、民生加银基金、民生证券、明河投资、摩根大通投资、摩根大通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南方基金、南华基金、南通天和投资、南土资产、宁波聚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农银理财、诺安基金、诺德基金、盘京投资、鹏华基金、鹏阳基金、平安基金、平安养老、平安银行、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浦银理财、前海佰德纳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前海联合基金、乾和投资、钦沐资产、趣时资产、群益投信 QFII、仁布投资、融开资本、锐方上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瑞信证券、瑞银证券、瑞银资管、睿远基金、润晖 QFII、山井住友资产、上海晨燕、上海德汇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恒富投资、上海金恩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开思、上海宽远资产、上海聆泽投资、上海领久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银叶投资、上海迎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迎水东风 6 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逐流资产、上银基金、上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申万林信基金、申万菱信基金、深圳柳富斯投资、深圳尚诚资产、深圳尚道投资、深圳市榕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生命资产、盛世景、盛宇投资、施诺德基金、拾贝投资、世诚投资、世豪投资、世嘉控股有限公司、首创证券、首正基金、斯罗德投资、台湾礼正投资、太保资产、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平资产、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泰信基金、天风证券、天弘基金、天治基金、彤源投资、统一投信、拓扑基金、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望岳投资、悟空投资、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西南证券、汐泰投资、先锋基金、谢诺辰阳私募证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

公司、兴全基金、兴业基金、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业证券、兴银理财、兴证全球基金、玄卜投资、亚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阳光资产、易方达、易米基金、易鑫安资产管理、翊安上海投资管理公司、银河基金、银河证券、银叶投资、盈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永安财险、永安国富资产、永赢基金、涌德投资、涌津投、友邦保险、昱德投资、域秀资产、元大基金、元大投信、元葵资产、元信永丰基金、源乘投资、源乐晟资产、远策投资、远洋资本、岳海资产、泽兴基金、长城财富管理、长城基金、长江养老、长江证券、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招商证券、招商资管、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招银理财、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浙商证券、正新谷创新资本、中国人民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寿资产、中海基金、中加基金、中建投信托、中金公司资产管理部、中金基金、中欧基金、中融鼎投资、中泰电子、中信保诚基金、中信保诚资产、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资管、中信证券、中邮创业基金、中邮人寿保险公司、中原股权投资、中再资产、众安在线资产管理、朱雀基金、卓岭基金、卓尚资产、纵贯资本、佐原量化投资
调研活动主要内容:
一、公司情况说明

2021 年公司营收和利润均创新高,营收增长 89.25%,净利润增长 165.33%,
2021 年度最大营收来源是存储器业务,2021 年存储器业务营收占比 65%,营收增长 66.04%,其中 Flash 的业务稳定成长,DRAM 自研产品量产突破,贡献营收。公司在 NOR Flash 是全球第三的运营商,主要服务于消费、工业、汽车等各个领域中的中高端客户,中大容量的 NOR Flash 客户群和覆盖面不断扩大,需求稳定并且有望进一步提升。随着公司 38nmSLCNand 通过 AEC-Q100 车规级认证,在
Flash 领域公司已经实现从 NORFlash 到 NANDFlash 车规级产品的全面布局。汽
车和工业正在成为公司 NOR Flash 成长最快的领域。

2021 年增长最快的是 MCU 业务,抓住智能化终端需求、市场紧缺和国产替
代的机会,增长动力强劲。2021 年 MCU 业务营收成长约 225%,占公司总营收比例将近 30%,在工业领域销售占比持续增长,有望在 2022 年与消费类应用持平,并成为公司 MCU 产品的第一大营收来源。公司 MCU 产品连续七年在中国
32 位 MCU 市场位列本土第一,以累计超过 10 亿颗的出货量、超过两万家的客
户数量,产品高中低端全覆盖。目前提供 35 个系列,约 400 余款产品供市场选

择,是产品规格型号覆盖面最广的本土供应商。

传感器业务营收增长明显,市占率有所提高。

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以上存储器、微控制器和传感器三大类,各产品线处于不同业务的不同发展阶段,增速不同。这种多产品线的组合布局在公司的历史上以及未来不同时期,随着需求变化、供给变化以及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升级,可以形成不同业务爬坡期、爆发期的交替叠加,从而实现突破性的持续成长。

产能方面,2021 年存储器和传感器均实现超过 30%的产量增长,MCU 实现
了 160%的产量增长。

2022 年一季度公司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营收同比增长 39.02%,净利润同比增长 127.65%。公司存储器、MCU 等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持续保持结构性紧缺。
二、提问环节

问题 1、2022 年一季度毛利率环比约有 3.5 个百分点的下降,主要原因是什
么?

回答:分产品线看,2022年一季度各个产品线的毛利率比较稳定,环比2021年4季度很接近。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为产品结构变化,主要是代销DRAM产品营收环比有上升。

问题 2、从年报披露数据看,MCU 产品 2021 年平均单价约 6.2 元,2020 年
约 3.95 元,平均单价的提升主要是产品结构、应用领域的改善还是产品涨价?2022 年公司 MCU 产品价格是否会下降?

回答:2021年整个MCU市场的终端售价和上游的供应链都有涨价,目前看市场情况,MCU的价格还是比较稳定,特别是公司面对的应用领域和客户群体。平均单价的上升,涨价是一个因素,贡献更多的是因为公司产品结构和客户群体的变化。公司MCU下游应用领域中工业的占比已经很高,除国内客户群体外,已有相当一部分终端客户是海外客户,公司产品在应用领域、客户结构上比较健康,因此公司对2022年MCU价格平稳比较有信心。

问题 3、2022 年一季度预付款环比 2021 年末大幅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公司
存货增加也比较明显,原因是什么?

回答:目前我们判断 2022 年仍然是结构性短缺,特别是公司的大容量 NOR

Flash、NANDFlash 以及大部分的 MCU 产品,因为需求在进一步增强,现在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各个晶圆厂的扩产节奏因为设备交期拉长有所延迟,产能释放有所放慢。同时疫情对供应端的生产也会产生扰动,物流时间在加长。基于以上情况,也基于公司与各个供应商保持的长期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了进一步稳定供应,公司今年有计划、主动地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策略性地增加库存,预付供应商款项是公司前述计划实施的反映。在此我们感谢供应商对我们的产能需求给予的策略性支持。

问题 4、公司 17nm DDR3 以及车规 MCU 的进展情况如何?

回答:目前这两个产品的进度都在计划之内,正在客户送样验证阶段,整体来讲非常顺利。在 DRAM 产品上,今年还有新的 17nm 产品已经进入研发。40nm车规 MCU 产品也在送样测试。目前我们很多的研发都是围绕 MCU、车规类在进行。政府也非常关注汽车电子的发展,号召 IC 企业积极投入,支持汽车产业的发展。我们在不断扩大团队,目前进行得很顺利。

问题 5、市场比较担心疫情的影响,包括对公司下游客户需求的影响,对物
流、分销渠道的影响。公司如何看待疫情对公司的影响程度,是否会对 2 季度经营带来冲击?

回答:2022 年一季度中疫情开始多地出现,对公司生产和交付影响还是存在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上海的晶圆厂都还是在正常运行,政府在努力保障,所以受影响都非常小,加上公司在供应端已经做了提前布局,所以疫情对公司生产端的影响目前还在可控的范围内。物流的影响也是短暂的,比如深圳疫情的时候有过短暂的冲击,对于今年一季度交付节奏产生了一些影响。现在看疫情对物流的影响已经进入比较平稳状态。我们判断,疫情影响最坏的状况已经过去。展望到今年第二季度,因为物流已经趋于平稳,虽然物流时间有所加长,但随着公司整个供应链策略的迅速实施,公司的库存水位再升上来以后,相信在二季度疫情对公司交付的影响会控制在最小范围。

问题 6:今年我们看很多消费类领域的 IC 设计公司都开始砍产能,公司今年
一季度有大额供应商的预付款,是否可以理解为逆势拿产能?

回答:消费类市场的情况我们有关注到,今年消费类、手机市场需求在下滑。公司在消费类市场的客户以中高端为主,公司的客户群里有一些客户需求在下

滑,另外一部分客户需求在上升,总体看,公司产品在消费类的需求也是非常强劲的,总量上相比 2021 年是成长上升的。公司现在主要的挑战还是在供应端,而不是在需求端。

兆易是一家多元化的平台型 IC 公司,而且多元化的策略非常成功,我们是国内目前极少的,特别是在头部企业里极少的多元化的 IC 设计公司。这个多元化包括产品领域的多元化、客户多元化和应用领域的多元化、海内外营收的多元化,同时多元化的结构比例也比较均衡。目前确实手机市场比较疲软,但是手机在公司整体营收的占比是比较小的,消费、工业甚至包括汽车都是我们重要的市场领域,同样包括海外市场营收也是我们营收重要部分。这些因素让公司有别于重度依赖手机市场的公司,多元化是公司,特别在国内 IC 企业里,非常独特的地方和优势,是我们稳定、健康、持续成长的重要原因。多元化也让我们对未来,包括未来长中短期非常有信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在供应链上有信心,而且也有能力去做这种更深的合作或投入。这是我们提早做供应链布局的基本逻辑,也代表了公司的信心。公司产品在很多重点领域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问题 7、今年一季度已经预付了供应商大额的款项,今年公司整体的晶圆产
能保证情况会如何?

回答:在产能上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在实时做调整,市场变化很快,市场需求的变化因产品品类、应用领域、地域都很不一样。现在供应端产能的释放还是有一些受限,产能释放的速度并没有如预期的快,特别是晶圆,所以今年到下半年公司都会处在一个加速备货的状态,可能一直要追到今年第三季度。整体来讲,公司策略是随着供应商产能释放的节奏,尽力去多拿产能。

问题 8、公司有提到高容量 NOR Flash 以及 MCU 还是供应紧张,目前好像
有部分的 12 寸晶圆厂有在酝酿可能还会涨价。如果供应商涨价的话,公司产品是不是被动的也跟着涨价?

回答:目前看晶圆厂涨价的态势有所平稳。如果晶圆厂涨价,我们仍然有能力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来消化成本的上升。

问题 9、公司去年推出的新产品,包括在 WIFI MCU、电源管理芯片,目前
市场反馈情况如何,以及主要的应用领域?2022 年下半年有没有可能占到整体营收 3%-5%的比例?


回答:这些是公司 2021 年推出的新产品,目前都已经进入量产。WIFIMCU主要在物联网的一些领域在规模性的出货,PMIC 产品主要是在消费和电信都有出货。整体看市场开拓的速度还是不错的。目前这两块产品都归类在 MCU 产品中,营收上不做单独披露。

问题 10、2021 年第四季度的营收环比第三季度有下降,是否有业务上的变
化?

回答:2021 年第四季度,存储器业务中代销 DRAM 业务营收环比三季度有
些下降。

问题 11、依据 2021 年报披露数据,公司 MCU 产品 2021 年全年毛利率与国
际友商几乎持平,对比看国际友商因为他们在工控、车用,尤其是车用,比重比较高,所以有这么高的毛利率。公司有提到对 2022 年 MCU 产品价格平稳比较有信心,是否预期目前的毛利率可以维持?

回答:公司的目标是 MCU 业务发展成和国际厂商有同等竞争力,包括产品、目标市场同等竞争力等,我们正在这条发展的路上。我们在已经有的产品上完全有同等的竞争力,同时也在补充更多的产品完善产品线。MCU 里面有一些更细分的产品,国际厂商品类会比较齐全,我们正在逐步补全。另外公司 MCU 产品的工业占比现在已经很高,我们希望工业应用占比逐步超过消费类,成为 MCU 营收的绝大部分,这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从这些趋势来讲,我们对 MCU 产品毛利率的比较平稳持续持有信心。

其实汽车 MCU 产品的毛利跟工业 MCU 差别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因为
汽车产品的投入也是比较高的,所以并不代表汽车产品毛利率比工业产品高很多。汽车领域的应用是代表了公司的竞争力和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市场领域,而且汽车现在也有很多对 MCU 功能的需求。在产品营收里,工业、汽车占比高,毛利率就会显得比较高,这也是公司 MCU 毛利率处于领先的原因之一,而且是公司要持续保持的优势。

问题 12、在 NORFlash 产品上,公司高容量的 NORFlash 还是供给紧张,中
低容量产品情况是什么样?尤其今年进入下半年后,怎么看中低容量的供需状况?

回答:目前 NOR Flash 高容量产品的短缺一方面来自于汽车需求的拉动,另

一方面是有供应商把一部分产能转向 MCU 产品,这两个因素叠加,共同造成在大容量,特别在汽车领域 NOR Flash 会出现短缺状况,供应比较紧张。公司大容
量 NOR Flash 产品包括 256M、512M、1Gb、2Gb 四个容量,按照销售额来看,
大容量 NOR Flash 销售额在急剧上升,中低容量产品受消费类市场的疲软影响有所下滑。

问题 13、目前公司 DRAM 产品在 17nm 制程上一开始是以 DDR3 为主,其
他的产品像 8Gb 的 DDR,LPDDR 等,是否可以介绍一下未来的规划?

回答:公司现在做的 DDR3 是 17nm 制程,公司整个策略还是用先进的制程
做利基的产品,17nm 制程面向利基市场的 DDR4 也在进入研发阶段。公司的策略是不变的,用最先进的制程来做利基市场,用制程的优势带来竞争优势,所以这一块来讲公司比较有竞争力。DRAM 利基市场是比较大的市场,基本上在 80亿到 100 亿美金左右,空间足够大。

问题 14、公司 2021 年全年和 2022 年一季度业绩都很好,但是股价不尽人
意,因为总有声音一直在质疑:去年产品涨价之后,市场质疑是不是到了景气高点,单价是否会下跌,毛利率是否会下滑,不是担心一季度就是担心二季度,二季度就算证明了自己,又有人担心三季度,担心周期性比较强,忽视整个公司成长性,也很少关注公司产品品类,包括客户结构等竞争力的提高。公司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回答:影响公司股价的因素有很多,会有很多随机因素,也会受到宏观环境的一定影响,短期也会受到一些不相关因素的影响。从长远来讲,公司股价会围绕公司内在价值波动,但这个长远是多长,很难说,几天,几周,几月都可能。从短期看,股价有时并不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在目前这个时点,我们认为现在的股价明显严重低估了公司的内在价值。公司的短期和长期业绩都非常清晰,对于投资人而言,虽然谨慎也是投资人的特点,但是大家可以更智慧一点去看公司过去的历史数据。公司以及整个管理团队是客观派,略微偏保守谨慎,我们不会讲的太多,大家往前至少看五到六个季度,每个季度公司对未来的判断和说的事情都做到了,每个季度都证明大家之前的某些担心是不存在或者不必要的,这是有 track record 证明的。作为投资人,大家要能更敏锐和更智慧的去看到这些。
对于大家关心的,如毛利率、增长前景这些,其实都是公司全体同仁每天在

努力工作、努力去达成的事情。就未来展望来讲,公司目前已经是国内头部设计公司,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性的平台型头部公司之一,做法就是持续推进多元化策略,这是我们一直坚守的。在多元化的过程中,我们在任何一个不管是新的产品线,还是现有产品线的升级或者市场领域的扩大,都是非常积极、扎实地去推进。公司现有产品业务,都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NOR Flash 成长空间一样很大,汽车领域才刚刚开始。在 MCU 产品上,大家可以从一些公开数据看到,在中国市场,只算中国公司排名,公司是第一名,领先第二名很多。如果计算所有在中国市场的全球供应商,公司与第一名的差距也非常小,按照趋势来讲应该很快可以超过第一名。而且公司现在的眼光已经不仅仅是在中国市场,因为在整个MCU 市场,海外市场还是挺大的,所以公司也在布局全球性的市场。

公司有长、中、短期规划,还有一些新的产品在投入、在规划。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球头部的平台型设计公司,做半导体公司需要做成一个全球性的公司。目前公司 NOR Flash 业务就是全球性,海外收入的占比相当可观,我们在这个方面证明了我们可以做成一家全球性的公司,其他业务同样也可以。公司管理层、公司团队对公司很有信心,我们也会在合规前提下,在不涉及公司商业秘密的情况下,与大家进行交流,让大家能够了解我们的想法,了解我们在做的一些事情。
问题 15、今年二季度整个行业还是受疫情影响比较大,公司二季度业务会受
到多大影响?今年全年继续增长的预期如何?公司今年 2 季度会有限售股股份解禁,投资人也会关注解禁后减持的问题。

回答:今年二季度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往后看疫情的影响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看到物流已经开始平稳,也就是说可能会比较慢,但是仍然可以转运,各方面已经开始趋于正常,只是交期还是比以前要长。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公司会加大库存来解决,也会做好未来的 BCP 计划。具体到第二季度,我们很有信心。就我们的业务模式来看,客户会给我们下未来三个月订单。目前从我们客户的订单以及 Forecast 来看,客户需求仍然很强劲。现在我们首要任务就是要满足客户的及时交付,当然现在还是有一些挑战,但是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所以我们对第二季度有信心。

一季度传统上是行业淡季、会是公司业绩最差的一个季度,今年也不例外。以目前实现的一季度的良好业绩,基本可以预测全年的情况。

关于今年二季度限售股解禁的问题,和其他公司不同,公司的流通股占比很

高,约 93%左右,目前未解禁的股份占比非常低。部分股东解禁后因为之前业绩承诺支付补偿款有还债压力有资金需求,但这部分比例也比较小。综合这两方面,我们预计股份解禁相对我们日常流通量来说影响很小。

问题 16、公司 MCU 产品就单颗平均成本来讲,2021 年比 2020 年并没有涨
太多,但 2021 年确实上游晶圆厂有在涨价。公司是如何做到成本控制的?

回答:公司产品生产周期比较长,都在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2021 年晶圆厂的涨价因素主要是反映在下半年的成本上,整体成本来讲涨价因素会有滞后,2021 年下半年的涨价因素会在 2022 年上半年释放。我们在积极的通过整个产品结构的调整、销售策略的调整、应用领域的调整来消化成本上涨。

问题 17、公司 NOR 产品已经过了车规认证,市场导入的节奏是怎样的?公
司在新产品上的布局情况?

回答:在车规市场导入节奏上,汽车产品的供应链导入节奏通常比工业和消费长,但是我们也看到这一两年,汽车导入的节奏相对历史来讲是加快的,这个跟行业最近特点有关系,一个是电动车比例上升,需求上升,一个是新的Tier1和OEM的厂商进来,还有国产化的需求。就这点来讲,公司是受益的,我们也收到不少的Tier1和OEM厂商的需求,希望能够对他们下一代电子架构的产品做一些提前研发,我们也在做这方面的布局和跟他们的合作。在汽车方面,NOR产品相对标准一些,MCU其实要求会多一些。MCU也是汽车里边以量来说需求最大的物料,我们的目标是在做汽车领域里满足汽车特色需求的通用MCU系列。

未来公司的商业逻辑是给Edge端设备提供核心IC元器件,这里面包含了有控制、存储、处理、运算、传感、还有信号的转换部分,存储是我们最擅长的业务,还有连接的部分(WIFIMCU),还有制动的控制部分。第一步,我们为这样的系统提供核心元器件。第二步就是为这些系统不仅仅提供单个的关键元器件,还包括套片形获得系统优化。第三步针对一些大宗的应用可以提供一些解决方案级别的产品,包含chipset、软件、算法。核心来讲,我们的逻辑,是让客户能够更方便、高效的使用,增加我们的黏性,反过来也用需求端来倒推我们的IC研发,引领我们的研发创新。我们在整个现有产品的升级和新领域的选择,都是沿着这样一个逻辑去做。Edge端是相对数据中心来说所有以外的设备,并非只是手机,电脑、物联网设备、智能家居、工业设备,包括家电、汽车等等都是,但是也不代表数据中心我们不做,我们也有器件用在数据中心,只是我们整个大的逻辑是围

着Edge端去做。原因在于,这是成长性最快的一个部分,包括智能化、AI化的需求,也是新需求最多的一个部分,全球性的整个半导体产业都是围绕这个逻辑在走。

从大的环境来讲,从半导体产业来讲,可能会有短期疫情影响等负面因素,但是在半导体长周期里,现在处在大的景气周期,这几乎是半导体一个最好的时代,而且兆易创新处在不错的位置。我们有很好的团队,包括工程师团队、运营管理团队等都很好,而且我们作为国内最好的头部设计公司之一,让我们有能力、有资源去抓住国内和全球的发展机会。虽然现在有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但是半导体产业从商业逻辑、本身发展合理性来讲,全球性的市场还是会存在,我们也看到很好的全球性机会。这是我们整体发展逻辑。

问题 18、全球化的布局是公司的重点规划,请问一下公司在海外客户的进展
情况,包括在工业领域的进展情况,以及目前海外的需求情况。

回答:公司海外市场的拓展从 2012 年就已经开始,目前 Flash 业务超过一半
以上的营收是源自于海外。MCU 这两年特别是去年,在海外的拓展非常迅速,现在 MCU 业务里海外营收的增长率远远超过整个事业部的平均增长率。MCU 业务在海外的迅速拓展,源自于我们在海外的推进时间比较早,我们很多 Flash 产品的客户现在导入 MCU 产品。也有一些新的客户,特别是一些工业客户,尤其是在欧洲地区的国际知名大客户,进展非常迅速。我们看到海外需求还是比较强。
问题 19、汽车芯片产品也分为车机、动力系统、安规等级,公司整个汽车领
域的产品 Roadmap 是否可以介绍一下?

回答:应用层面上我们会分阶段做,会把动力域放在后面一点,目前包括整个国内来讲,动力系统都还是以国外的为主,因为这块还是要经过积累的,但是我们预计我们会是国内最早进入动力系统的几家厂商之一。在其他几个域我们现在都在布局,都在进行。不同的应用对等级的要求也有差别,AEC-Q100 是一个最基本、最基础的要求,AEC-Q100 产品外,后面 ISO26262、ASILB以及 ASILD 的产品,都在我们 Roadmap 中。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